孙东纯是典型的80后,中国的“间隔年”倡导人,他的著作《迟到的间隔年》是推动国内间隔年旅行潮流的第一本概念图书。2006年底至2008年初,孙东纯放弃广州稳定的工作,独自出发用13个月时间完成了海内外6个国家的义工间隔年之旅。同年他旅居日本,2013年以骑行日本为背景的旅居生活笔记《间隔年之后》又出版面世,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间隔年”旅行的热潮。孙东纯在书中向读者展示了自己路途中变化的心路历程及各种奇趣见闻,还有间隔年之后自己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将间隔年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娓娓道来,让人不禁对这样的经历心生向往却又心怀敬畏。
分享会上,孙东纯从“什么是间隔年”的概念入手,借助间隔年金字塔,形象地介绍了间隔年的诸多形式,并引入了“沙发客”、“国际志愿服务”等众多间隔年的方式。接着,他介绍了自己间隔年的经历,包括面对疾病与孤独时艰难的心路历程,旅途中认识的有趣朋友,语言学习的曲折经历,并着重介绍了自己在印度“仁爱之家”等非政府公益组织中的义工经历,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生命在贫困胁迫下的渺小与脆弱,也切实感受到了国际协力的无界爱心,这段经历让他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产生了坚定信仰。其次他介绍了自己在间隔年之后,如何将旅途中的收获运用到新的生活中,让信仰延续滋生。分享会最后,孙东纯寄语在座的听众,间隔年不是每个人的必需品,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环境和责任,最重要的是自己想去做,并且选好属于自己的间隔年方式,这段经历不一定要改变什么,只是一段帮助自我、丰富生命、寻找信仰的旅途。
在自由交流环节,孙东纯也应观众的要求,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使用的摄影器材以及在旅途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灵冲击等有趣故事。分享会结束后,孙东纯还专门接受了桂林电视台和《桂林日报》记者的采访。(文:钟婉莹)
链接:间隔年(Gap Year)是指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间,学生离开自己的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
孙东纯在进行分享
听众提问
孙东纯在回答提问
合影留恋